電子競技是甚麼?為何今年納入亞運之中?
- 安情 楊
- 2022年11月1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電子競技簡單來說,是透過電腦遊戲進行競賽,有別與往運動的概念,大多數人對運動的印象,是身體上有一定的對抗才算是運動,而電競加入亞運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許多傳統運動員紛紛開始了批評,難道電競靠台電腦遊戲就算運動了嗎?

其實,電競造成人們觀念上差距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剛好處於電子科技世代與傳統工業年代的時間交會點,中老年人們當時成長的年代仍是以紙本、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會面作為主要的交流方式。在這類環境成長的人群與現代網路社會所養育出來的人們所抱持的觀念大相逕庭,所以這些人確實不瞭解電子競技產業,他們會用自己那個年代對電子遊戲的既有觀點來看待現在的電子競技。
電子競技產業是何時開始興盛的?
電競在90年代由韓國開辦的星海爭霸聯賽後開始真正興起,隨著近幾年實況與直播平台的普及,它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一種新興的體育產業。知名的電競選手像是明星一樣受人追捧,年收入更高達好幾千萬元,同時也有機會成為各種知名品牌的代言人,並出現在各類廣告上。像是國季運動品牌"NIKE"在2018年就讓英雄聯盟電競選手"UZI",成為了他們的的品牌代言人。
電子競技遊戲產生的經濟效益發展迅速,世界獎金最高的電子競技產業比賽Dota2國際邀請賽2019年的總獎金更是達到了三千萬美元。2018年的全球電競產業的收入更是達到九億美元之多,專家預估之後的幾年內預計還會翻數倍成長,而多數國家也立法承認電子競技屬於體育運動在二零一二年,亞洲運動會也正式把電子競技納入體育項目中,台灣也在2017三讀通過把電競納入運動產業的法案。
點擊連結了解更多,繼續閱讀➦電子競技是甚麼?為何今年納入亞運之中?
Comments